招生方案
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APP下載
手機網(wǎng)
病理學職稱手機網(wǎng)

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med66_cdel

搜索|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 > 病理學職稱考試 > 病理主治復習 > 正文

細胞損傷時細胞核仁如何改變?

2020-02-10 16:48 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
|

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,專門整理了細胞損傷時細胞核仁如何改變?如下:

核仁的改變

核仁(nucleolus)為核蛋白體RNA轉錄和轉化的所在。除含蛋白的均質性基質外,電鏡下核仁主由線團狀或網(wǎng)狀電子致密的核仁絲(nucleolonema)和網(wǎng)孔中無結構的低電子密度的無定形部(pars amorpha)組成。核仁無界膜,直接患浮于核漿內。

形態(tài)上和生物上核仁由3種不同的成分構成:①原纖維狀成分,內含蛋白質及與其相結合的45S——rRNA;②細顆粒狀成分,主要由12S——rRNA構成,為核 仁的嗜堿性成分;③細絲狀成分,僅由來自胞漿的蛋白質構成,穿插于整個核仁內。3種核仁成分的空間排列狀態(tài)可反映細胞的蛋白合成活性,例如:

殼狀核仁:原纖維狀成分集中位于核仁中央,細顆狀成分呈殼狀包繞于外層。這種細胞的合成活性甚低。

海綿狀核仁:這種核仁的原纖維狀與細顆狀成分呈海綿狀(或線團狀)排列。這種細胞的合成活性升高。大多數(shù)所謂的“工作核”具有這種核仁。

高顆粒性核仁:由海綿狀核仁轉化而成,原纖維狀成分幾乎消失,核仁主要由顆粒狀成分構成,故組織學上呈強嗜堿性,細胞的合成活性旺盛。這種核仁常見于炎癥和腫瘤細胞。

低顆粒性核仁:與上述高顆粒性核仁相反,這種核仁的細顆粒狀成分銳減,故電鏡下原纖維狀成分顯得突出,電子密度較低。這種核仁常見于再生時,因此時細顆粒成分(rRNA)過多地被胞漿所利用。

分離性核仁:超微結構上3種核仁成分清楚地互相分離,原纖維狀和細顆粒狀成分減少。這種核仁變小,無活性,常見于核仁轉錄過程被抗生素、細胞抑制劑、缺氧和蠅菌素中毒等所完全阻斷時。

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欄目!這里有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政策動態(tài)、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!

編輯推薦
考試輔導
題庫軟件
病理學職稱考試題庫軟件(初/中/高級)

題庫軟件:熱賣中

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、考試教材、考試科目。符合衛(wèi)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,考試資料豐富,免費試用。

回到頂部
折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