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方案
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手機網
病理學職稱手機網

醫(yī)學教育網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med66_cdel

搜索|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病理學職稱考試 > 病理主治復習 > 正文

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的臨床特點、基本病變和病理診斷

2020-04-02 15:47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的臨床特點、基本病變和病理診斷,為了幫助大家了解,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前來為您解答:

患者通常為中年人。該瘤可發(fā)生于身體任何部位,但多發(fā)于軀干及四肢,腹側多于背側,近心端多于遠心端,少見于頭面部、頸部,掌跖不受累。10%~20%病人訴發(fā)病前曾有創(chuàng)傷史。病程緩慢進展,開始為硬性斑塊,膚色或暗紅色,皮面微凹似萎縮狀,而瘤周圍皮膚淡藍紅,以后出現淡紅、暗紅或紫藍色單結節(jié)或大小不一的相鄰性多結節(jié)生長,呈隆突性外觀,大小自0.5~2cm,且可突然加速生長而表面破潰。少數瘤體見有點狀色素,被稱為色素性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或Bednar瘤。隨著腫瘤增大而疼痛明顯。該病呈局部侵襲,偶有廣泛播散,但罕見轉移。

瘤細胞和膠原纖維常呈席紋狀、車輪狀、編織狀、旋渦狀或束狀排列。上述比較特殊的細胞排列方式有助于DFSP的鑒別診斷,但是它們并非是DFSP所特有的,不能單獨作為確診依據。在DFSP中偶見巨細胞、黃色瘤細胞、泡沫細胞、炎癥細胞和出血壞死。目前從組織病理上一般可將DFSP分為普通型、黏液型、纖維瘤型、黑色素型、巨細胞纖維母細胞瘤樣型、萎縮型和混合型等多種類型。由于DFSP的組織結構通常不典型,并且在較重或復發(fā)的DFSP中常見形態(tài)多樣性,其病理診斷,尤其是早期確診,是比較復雜和困難的。

組織學特點和臨床資料是主要的依據,免疫組織化學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。在免疫組化染色中,DFSP瘤細胞對波形蛋白(Vimentin)呈強而彌漫性的陽性反應;CD34一般呈強而彌漫性的陽性反應,陽性率為72%~92%。溶菌酶(Lysozyme)呈局灶性陽性反應;平滑肌肌動蛋白(SMA)在DFSP的表達陽性率為50%~95%,但是其表達常不穩(wěn)定并且常呈局灶性。

以上就是“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的臨床特點、基本病變和病理診斷”的全部內容啦,以上信息由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匯總,更多信息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病理學職稱考試欄目!

編輯推薦
考試輔導
題庫軟件
病理學職稱考試題庫軟件(初/中/高級)

題庫軟件:熱賣中

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、考試教材、考試科目。符合衛(wèi)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,考試資料豐富,免費試用。

回到頂部
折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