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時客服電話:010-82311666
APP下載
掃一掃,立即下載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
開發(fā)者:北京正保醫(yī)教科技有限公司

蘋果版本:8.7.0

安卓版本:8.7.0

應用涉及權限:查看權限 >

APP:隱私政策:查看政策 >

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醫(yī)師資格_微信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
熱門資訊,實時推送
Yishimed66
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醫(yī)師資格_微信視頻號
官方視頻號
免費直播,訂閱提醒
微信掃碼即可關注
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醫(yī)師資格考試指導老師
考試指導老師
備考規(guī)劃,專屬指導
微信掃碼添加老師
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_官方抖音號
官方抖音號
分享更多醫(yī)考日常
抖音掃一掃關注
當前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 > 實踐技能 > 輔導精華
臨床技能實操訓練營

2022年臨床醫(yī)師實踐技能基本操作預測題——吸痰術

2022-06-12 11:49 來源:醫(yī)學教育網
打印
字體:

2022年臨床醫(yī)師實踐技能基本操作預測題——吸痰術如下,技能考試即將開考,醫(yī)學教育網編輯預祝各位考生順利參考,取得好成績!

查看匯總2022年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實踐技能考時題預測:基本操作(題庫檢索)

實踐技能-基本操作(題目預測)

吸痰術

吸痰術 是利用負壓吸引器,經患者的呼吸道,將氣管內痰液吸出的一種治療方法;多用于咳嗽無力、咳嗽反射遲鈍、會厭功能不全或不能將痰液咳出的患者。

一、吸痰管介紹

吸痰管整體結構簡單,前、后兩端各有一個開口,前方開口即吸痰管管口,痰液會經此處吸入管腔。而后方開口用于連接中心吸引器。

需要注意的是:吸痰管后方有一個“側孔裝置”,主要起到分流前端管口負壓吸力的作用。當“側孔”關閉時,前方管口會產生負壓吸力;反之,當側孔處于開放狀態(tài)時,前方管口則不再產生負壓吸力。

因此,“側孔裝置”實際上起到的是控制“負壓吸力”的開關作用。

二、關鍵步驟講解

在插吸痰管時應注意:側孔裝置應保持開放狀態(tài),或將吸痰管沿虛線處反折;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:在插吸痰管時,若管腔始終處于負壓狀態(tài),插入患者氣道后,前端管口可能會吸住患者的氣道粘膜,刺激患者產生咳嗽等反應;所以在插管時,必須讓“側孔”處于開放狀態(tài)(或將吸痰管末端反折),使前端管口不會產生負壓吸力,以避免對患者造成損傷或不適。

而在向外回抽吸痰管時,則要將側孔關閉,以保證前端管口有足夠吸力,將患者氣道內的痰液吸盡。

三、操作前準備

1.操作者戴好帽子、口罩、洗手。

2.囑患者取平臥位,并檢查吸引器是否完好。

在考試中,考生應向考官口述已做好上述準備工作,切忌只做不說

3.物品準備:

必備的物品有:一次性吸痰管、治療碗內盛無菌生理鹽水、無菌手套、醫(yī)用紗布、治療巾、中心吸引器(電動吸引器)、手電筒、棉簽、聽診器、必要時備壓舌板等。

四、操作演示——吸痰術

操作者準備:指甲修剪、戴口罩、帽子,洗手。

操作演示:

操作者將所需物品攜至床旁,先生您好,您現(xiàn)在痰比較多,為了避免窒息,給您吸一下痰。

協(xié)助患者取舒適臥位。取手電筒檢查患者口、鼻腔,如有活動性義齒應取下。使患者將頭偏向一側,鋪治療巾,置彎盤,以防止患者插管過程中發(fā)生嘔吐。

取無菌棉簽,清洗患者鼻腔。

接通電源,檢查吸引器性能,調節(jié)負壓(調節(jié)負壓范圍:40.0~53.3kPa);

拇指堵塞吸引器的橡膠管,檢查管腔是否通暢。

連接吸痰管,取一次性吸痰管,在包裝袋尾端打開封口,露出吸痰管后方接口,與吸引器橡膠管連接。

戴無菌手套。

關閉吸痰管側孔裝置。

左手持吸痰管末端,右手持吸痰管前端,試吸少量生理鹽水檢查是否通暢并濕潤導管。

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,右手持吸痰管前端,插入患者口咽部,然后放松導管末端,吸凈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。

吸生理鹽水沖洗吸痰管。

更換一根新的吸痰管。

關閉側孔裝置,試吸生理鹽水后,反折吸痰管末端,經患者鼻腔,囑患者深吸一口氣時,插入至氣管深部。

然后,左手松開反折部,右手緩慢向上旋轉提拉吸痰管,以便吸盡氣管內痰液。每次抽吸時間不宜超過15秒,一次未吸盡,應間隔3~5分鐘后再吸。

吸痰完畢,抽吸生理鹽水沖洗管道。

分離吸痰管,放入黃色垃圾袋內。

關吸引器開關,摘手套。

拭凈患者臉部分泌物,取下彎盤、治療巾、洗手,詢問患者感受,取聽診器聽診患者肺部評估吸痰效果。

協(xié)助患者取舒適位。

吸痰術操作完畢。

五、注意事項

1.在打開吸痰管包裝前要注意:應從吸痰管尾端一側打開包裝袋;絕對禁止從吸痰管前端管口處打開包裝。

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:打開包裝袋前,操作者沒有戴無菌手套,而吸痰管的前段會插入患者氣管,應保持無菌狀態(tài),因此,禁止從吸痰管前端管口處打開包裝袋,以免造成污染。

而吸痰管的尾端,由于不會插入患者氣管,所以操作者可以從此處打開包裝帶,連接吸引器后,再戴無菌手套,最后才能將吸痰管從包裝袋內抽出。

2.在吸痰過程中,要隨時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,注意吸出物的性狀、量、顏色。每次抽吸時間應 <15秒,一次未吸盡,間隔3~5分鐘再吸

3.整個吸痰的過程,包含兩個部分,即:先吸盡咽喉部痰液,再行氣管深部吸痰。

咽喉部吸痰是經患者口腔插入吸痰管,而氣管深部吸痰是經患者一側鼻腔插入吸痰管;兩處操作方法相同,但插入吸痰管的途徑不同,應注意區(qū)別;另外還需要注意,做完咽喉部吸痰后,需要更換新的吸痰管,然后才能進行氣管深部吸痰。

4.痰液粘稠時,可配合拍背,霧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釋;吸痰中患者如出現(xiàn)發(fā)紺、心率下降等癥狀時,應立即停止吸痰,待癥狀緩解后再行吸痰。

六、常見的考官提問

1.吸痰時,患者出現(xiàn)惡心、咳嗽等癥,應如何處理?

答:如未合并紫紺等缺氧癥狀時,可以調節(jié)吸痰管的深度,減少對咽部的刺激,在病人吸氣時插到氣管深部抽吸。如合并有缺氧,應暫停吸痰,待癥狀緩解后再吸痰。

2.請指出昏迷病人吸痰的注意事項?

答:應將昏迷病人的頭轉向一側,用開口器或壓舌板開啟口腔,防止窒息。

3.請指出吸痰術的注意事項?

答:應嚴格無菌操作,每次吸痰都需更換新管;吸痰過程中應密切觀測患者痰液性狀及病人呼吸情況。

4.吸痰時,為什么要先吸咽喉部痰液,再行氣道深部吸痰?

答:為了避免口腔細菌污染深部氣道。

5.年輕患者受涼后出現(xiàn)咳嗽、痰多等癥,除用藥物治療外,是否需要吸痰輔助治療?為什么?

答:不需要;因為年輕患者可以通過咳嗽自主排痰,吸痰只是針對一些不能將痰液咳出的患者。

6.插入吸痰管的過程中,為什么要將尾端反折?

答:為了關閉負壓,以防造成患者不適或損傷氣道粘膜。

七、職業(yè)素質

操作前能以和藹的態(tài)度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,取得患者的配合。操作時注意無菌觀念,動作輕柔規(guī)范,體現(xiàn)愛護患者的意識,操作結束后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。

著裝整潔,儀表端莊,舉止大方,語言文明,認真細致,表現(xiàn)出良好的職業(yè)素質。

【醫(yī)教育網原創(chuàng),轉載請注明出處!違者必究!??!】

考前許愿 心愿必達

聽說,考前許愿,通過概率更高哦!快來許下心愿吧!

考前許愿

技能考前/考中/考后免費直播

溫馨提醒:直播時間具體安排,請及時查看,如有變動,請以直播頻道為準!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進入直播頻道!

小鵝通

小鵝通

小鵝通

考后討論專區(qū)

相信大家在考后對于考試題目、考試難度、考情分析比較關注,醫(yī)學教育網為大家提供免費交流群,提前占位,不要錯過哦!

考后討論群

考后有獎問卷調查

為給廣大學員提供更加細致周到的課程與服務,歡迎廣大考生及時參加醫(yī)師考后問卷調研,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,預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考試! 

參與提交問卷的學員有機會獲得定制帆布包(隨機抽取5名幸運學員),獲獎學員網校會與您聯(lián)系。

點擊下圖填寫>

調查問卷

考試通過

以上分享的內容,由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,如果您覺得對您有所幫助,可以分享給朋友。想了解更多醫(yī)學考試信息、復習資料、備考干貨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。

題庫小程序

  • 距2025臨床醫(yī)師實踐技能考試還有?
醫(yī)師資格公眾號
關注考試動態(tài)
發(fā)布考情動態(tài)
考試復習指導
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
  • 免費試聽
  • 免費直播
  • 輔導課程
2024中醫(yī)醫(yī)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

張鈺琪老師 2024-02-27 19:25--21:00

回看
2024醫(yī)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

張鈺琪老師 2024-01-30 19:25--21:00

回看
2025年備考方案,供你選!
精品題庫
  • 密題庫
  • 題庫小程序
  • 醫(yī)考愛打卡
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密題庫
上千道典型習題
仿真密卷 3
仿真歷年考點題
專業(yè)題目解析
原價:¥199
復購¥159.2
查看詳情
醫(yī)學題庫小程序
正保醫(yī)學題庫

·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

· 仿真試卷 實戰(zhàn)演練

·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

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
醫(yī)考愛打卡
醫(yī)考愛打卡

· 每天一個知識點

· 配套精選練習題

·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

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
圖書/資料
  • 精品圖書
  • 免費資料
  • · 考點回顧
  • · 考情分析
  • · 備考建議
  • · 思維導圖
  • · 基礎測評
  • · 高頻考點
立即領取
學習社區(qū)
  • 備考交流
  • 微信
  • 視頻號
拒絕盲目備考,加學習群共同進步!
尋找學習搭子
回到頂部
折疊